200块的极米投影仪,你考虑下
200块能买什么?一顿火锅?两件T恤?还是一台哈曼卡顿加持的百寸巨幕影院?别揉眼睛了,你没看错,我说的是投影仪——还是极米牌的。
朋友,当你还在纠结要不要花四五千块升级家里的电视时,有一群“垃圾佬”已经偷偷笑出了声。
他们用一顿火锅钱,从海鲜市场淘来了极米Z4X——这台2015年发布时售价2700元的旗舰微投,如今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已经跌到了200元区间。是的,你没听错,就是200块!
当年极米Z4X登场时可是个狠角色,外型酷似黑胶唱片机,摆在家里都能当装饰品。如今在闲鱼上看到它,我总会想起那句话:“昨天的我你爱理不理,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”——哦不对,现在是“昨天的旗舰你买不起,今天的白菜你随便提”。
01. 一代神机的前世今生
2015年,当极米推出Z4X时,它可是顶着“旗舰”光环登场的。580ANSI流明、5000:1对比度、1280×800分辨率,还号称能兼容4K片源。
这在当时绝对是高端配置,价格也相当“高端”——2700大洋!相当于当时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。
如今在二手市场转一圈,你会惊讶地发现:这台昔日的贵族,现在只要200-300元就能领回家。要是成色差点,价格还能再砍一刀。想想看,现在一张高端显卡的价格,足够你买一打这玩意儿了。
更魔幻的是,这货居然还挺耐用。有用户五年前花500多买的二手,到现在还能“再战”。投影圈里都开始叫它“一代神机”了——毕竟在这个快消时代,能服役近十年的电子产品简直堪比诺基亚。
02. 别小看,它真有料
花200块买投影仪,你可能会担心是买个“幻灯机”回家。但Z4X会告诉你:瘦死的骆驼比马大。
它的0.45英寸DMD芯片虽然现在看起来小了点,但画质表现依然可圈可点。有用户形容它“就像大底手机拍照,参数不惊艳但成片质量不错”。晚上关灯投个百寸大屏,电影感说来就来。
最让人惊喜的是音质——极米当年可是拉来哈曼卡顿量身定制了音响系统。就冲这套喇叭,200块都值回票价了!毕竟现在随便买个哈曼卡顿的蓝牙音箱,价格都得翻几倍。
Z4X还有个绝活:挥手切歌。机器顶部内置了3D手势识别芯片,手掌一挥就能切歌。虽然实际体验有点鸡肋(用户反馈识别率不高),但在朋友面前装个X还是够用的——看,“哥的投影仪是声控的!”
接口方面它也毫不含糊:USB 3.0、双频WiFi、HDMI应有尽有。想接电脑打游戏?插U盘看片?手机投屏?统统不在话下。
03. 缺点?当然有!
200块的东西没缺点?那才叫见鬼了!咱得实话实说。
亮度是硬伤。580流明在当年就不算亮,放到现在更是被千元级投影仪吊打。白天看片必须拉窗帘——不过换个角度想,这不正好营造影院氛围吗?窗帘一拉,零食一摆,氛围组直接满分!
然后是梯形校正——它只支持上下校正,不支持左右。也就是说你得把它正正地摆在屏幕中心,稍微歪一点画面就变形。想斜着投?门都没有!建议强迫症患者谨慎入手,否则可能天天跟投影位置较劲。
还有个奇葩问题:硬盘仓只支持7mm厚的笔记本硬盘。你要是想塞块旧硬盘进去看高清,很抱歉——普通9mm的硬盘会卡在门口进不去。极米这操作,分明是在说:“亲,该升级装备啦!”
最搞笑的是一位用户用了几年后,画面突然发黄。拆开一看,原来是复眼透镜烧焦了。不过人家自己淘宝了块镜片换上,又满血复活了——所以说,买这机器还能附带培养动手能力,值了!
04. 200块到底值不值?
别急,咱来算笔账:
- 200块 ≈ 2张电影票(还买不到IMAX)
- 使用寿命:按前面用户5年还没退役来算
- 观影自由:随时看,随便看,躺着看
这么一算,是不是突然觉得超值?尤其是租房党、学生党,搬家时这台不到20cm见方的小盒子随手一塞就走,比扛电视轻松多了。
当然,它肯定不能和现在四五千的新品比。但想想,现在一台入门级投影仪也要千元左右,画质提升有限却要多花五倍价钱。省下的钱够你买多少部影片,多少包薯片啊!
不过得提醒你:买二手就像开盲盒。可能淘到宝,也可能踩到雷。最好找那些“LED使用时间少于24小时”的描述(虽然鬼知道是不是真的),或者让卖家拍个实拍画面看看。
某二手平台上,一位刚卖掉Z4X的卖家正偷着乐:终于把这老古董出手了,加点钱换个新款的!而那位200块收走的买家更开心:今晚就能享受百寸大屏了,剩下的钱还能点份小龙虾外卖。
说到底,200块的极米Z4X就像数码界的“临期食品”——牌子够硬,价格够软,只要你不太挑食,照样吃得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