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晖、NAS、PVE、飞牛、二手品牌机、垃圾佬

每一位热爱生活的垃圾佬都值得敬畏

待机功耗只有14W,我找到了PVE的最佳机器

内容目录 待机功耗只有14W,我找到了PVE的最佳机器 从170W到14W,我的电费账单终于学会“躺平”了 曾 […]
内容目录

待机功耗只有14W,我找到了PVE的最佳机器

从170W到14W,我的电费账单终于学会“躺平”了

曾经的我,也是那种信奉“性能怪兽”的数码狂魔。双路至强E5-2650L V4?超微X10DRL-I主板?128G内存?三块英特尔企业级SSD?安排!这配置听起来,是不是自带“轰隆隆”的BGM?

上面跑着Vuepress博客、frp内网穿透、chevereto图床、wordpress、mysql、eureka、K8S、es…服务列表长得像年夜饭菜单。直到电表告诉我真相——待机170W!好家伙,这机器是偷偷在我家挖比特币吗?还是兼职当电暖炉?

00

后来我学精了,只开常用服务:两个小博客、一个图床、一个MySQL、一个内网穿透、一个远程终端。结果呢?待机依然坚挺在100W左右!让双路志强拖着豪华SSD阵容空载裸奔?这简直比请施瓦辛格穿着机甲帮你开冰箱门还离谱!

看着电费单上飙升的数字,我痛下决心:换!

第一次瘦身:从油老虎到小电驴

我搞了套i5-12400T + 铭瑄B660M终结者 + 32G内存 + 西数SN850。效果立竿见影——待机功耗骤降到23W!那一刻我悟了:什么24小时待命的K8S集群?什么“万一要用”的开发环境预备队?都是浮云!真正在后台默默搬砖的,不过就是那几个“老员工”服务罢了。

01

23W的电费账单,终于让我呼吸顺畅了。但数码博主嘛,“够用”这词儿,从来都是伪命题!

终极进化:当幽灵峡谷成了我的“省电侠”

后来因为机箱和主板“离家出走”(卖了),我又得找个PVE新家。翻箱倒柜之际,我挖出了压箱底的宝贝——NUC9幽灵峡谷

02

这小盒子,堪称“浓缩的精华”:

  • 自带500W电源(巴掌大地方塞这功率,属实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)
  • 板载i7-9750H(6核12线程,睿频4.5GHz)
  • 双通道DDR4内存插槽(插满两条16G,共32G)
  • 三个M.2硬盘接口(计算模组上2个,支持2242/2280/22110;连接板上1个,支持2280)
  • 还有个PCIE插槽,扩展性杠杠的

最爽的是迁移——直接把旧PVE系统盘怼上去,改个固定IP绑定信息,服务丝滑启动! 整个过程比泡一碗老坛酸菜面还快。

怀着“还能更低吗”的期待,我颤抖着插上功耗计…… 14W!待机只有14W! 那一刻的心情,就像发现自家猫主子不仅会开门,还顺手帮你把垃圾扔了——震惊中带着狂喜!

为什么是幽灵峡谷?省电只是基本功!

03

1. 身材迷你,内力深厚
别看它体积也就5L左右(比鞋盒还秀气),却能塞进桌面级显卡(最大支持202mm)。外媒测试顶配i9+RTX2070玩《GTA5》1080P最高画质能飚到92.73fps。虽然我用i7版没这么狂暴,但对付我那几个“老员工”服务?简直像张飞吃豆芽——小菜一碟。

2. 冷静低调,噪音可控
实测负载时CPU会热情奔放(短时冲上100℃),但显卡稳如老狗,从未超过70℃。用户反馈更真实:“待机基本静音,满载风声也不算扰民”。放我书桌上?存在感比窗外的鸟叫声还低。

3. 接口豪华,扩展任性
三个M.2接口的配置,对家庭服务器堪称奢侈!有硬核玩家甚至玩出PCIe拆分骚操作:“转接板上的插槽会导致第一个PCIe拆分,实现x8 + x4 + x4带宽”。当然,对我来说,能塞下所有SSD不打架,就是完美!

电费计算器:14W的魔法

04

170W → 23W → 14W 的功耗曲线,完美演绎了我的“省电悟道之旅”。按0.6元/度电计算:

  • 老至强一年电费:170W × 24h × 365 ÷ 1000 × 0.6 ≈ 894元 (心疼!)
  • 幽灵峡谷一年电费:14W × 24h × 365 ÷ 1000 × 0.6 ≈ 73.58元 (真香!)

每年怒省820+元! 够给我的NAS再添块8T硬盘,或者…… 喝82杯奶茶(别问,问就是快乐水)!更别提夏天它还是个“安静的小手炉”,空调都少费一度电。

尾声:14W托起的数字宇宙

05

如今,幽灵峡谷低调地蜷在书柜角落,14W的待机功耗让功耗计的数字都显得慵懒。它没有“至强”的霸气称号,没有跑马灯般的RGB光污染,但正是这份务实与高效,戳中了家庭服务器的终极奥义。

或许,真正的极客精神,从来不是无脑堆料。而是在“够用”与“优雅”之间,找到那个闪闪发光的平衡点——就像用14W的小盒子,稳稳托起你我的数字世界,还顺带拯救了你的钱包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